比賽場上難免會遇到持有長顆、短顆的選手,如果平常練習的時候極少與顆粒的對手練習,在比賽場上遇到時一定會綁手綁腳,極度不習慣。因此,這篇文章提供平常練習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,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遇見中長顆需要如何調整。
一、顆粒回球過來的球性
當對方用顆粒面出機會球時,一定不要見獵心喜,腦袋一片空白只想著要把球殺進去。把球殺進去的意識如果太高,會無法思考其他需要調整的細節,導致打球太過僵化,無法流暢的發力。
顆粒面過來的球通常會具有兩個特性:
1. 球速較慢
因為顆粒面過來的球並不會咬住球的旋轉,也就是說球的撞擊質量必須要自己主動給予,或是藉由來球本身的速度,因此除非對手主動向前發力撞擊,否則以正常接球的邏輯來看,球過來的速度會比較慢。
遇到比較慢的球,最重要的就是調整節奏。調整節奏最重要的就是身體煞車,然後去跟球。具體來說,球拍一直拿在前面,不要去拉手,只要去拉手,這一球一定處理不好,因為球會冒高跟出界。
打長顆、短顆最重要是注意節奏上的變化,把已經淺意識會拉手的習慣改掉,在拉手前踩煞車,先去跟球,跟到之後再出手
2. 球的旋轉意識調整
- 短顆:上旋球變成微墜
- 中顆:球開始呈現下墜,但是還不至於到完全相反的旋轉
- 長顆:球的旋轉完全相反,上旋變下旋,下旋變上旋
二、顆粒過來的球我們該怎麼辦
如同上面所說,顆粒過來的球具備球速較慢以及旋轉不同的特性,因此我們要注意的事情是:
1. 注意節奏調整
與顆粒對打的來回球會忽快忽慢,以長顆更為明顯。通常拉過去的球回來會慢,並且有強烈的下旋,因此我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打球節奏,球慢,我們依舊以極快腳步移動到球點,但是差別在於平常拉手馬上就要擊球,打顆粒時要等球,眼睛盯著球,手跟著球一起往後走,到球點之後再瞬間將力量爆發出來,加上摩擦和撞擊。
2. 出手不要太快
與顆粒對打,前幾球一定是先熟悉對方的來球特性,先摸清楚球的旋轉。顆粒過來的球會顛覆我們一般與平面隊友練球時的手感,因此一定需要一點時間做調整。
一般我們在練習時,通常會與平面的對手練習,但是換到顆粒時,之前練習的手感全都不適用了。因此,我們在比賽時一定要做出調整,我自己的方法,就是延遲出手,先感受球,把球包進就好。
3. 預先制定好戰術
以下是打顆粒比較容易會出現的球路,因為他與一般的平面的手感不相同,因此需要事先在腦海中想好處理方式:
1. 發短下旋球,對方切球回來之後冒高:一定要提醒自己這個球會是空球,不要往上拉球,要比較多往前走
2. 短上旋球對方往前平推過來:一定要提醒自己這一顆球會略沉,在對方加力往前推的情況下,我們可以先用拍頭對著球,擊球時瞬間向上摩擦作為過度方式。
3. 發短空球,對方劈長球過來:一定要提醒自己,過來的球不會太轉,發力要往前多一點,因為如果原本是空球,對方劈過來的球也不會太旋轉,因為顆粒沒有辦法很好的給球套上摩擦,所以過來的球也會是空空微下,我們只需要略略的向上摩擦,球就可以過網了。
4. 感受顆粒的旋轉程度
有些顆粒桌球對手削過來的切球,不一定會變成極度下旋,有可能會變成空空的球。所以這個要再多多去感受。
觀察對手削球過來的性質。有些對手是“碰“過來的,那就不需要給過多向上的摩擦力。有些對手會加旋轉削過來,那就要多注意和把握摩擦了。
通常來說,要判斷來球的旋轉程度,可以從幾個地方下手:
- 對手是用顆粒面撞擊還是去抬球
- 球過來有沒有一種“死沉”的感覺還是其實“一般般”
在我的經驗來看,通常一般的顆粒選手只會偏好一種旋轉,不是空的就是下旋的。之後多多感受,遇到空弱下旋球,只需要輕輕向上提拉就好。
四、擊打給對手時,落點得選擇
通常顆粒乒乓球選手反手會是顆粒,正手平面,這是最基本主流的搭配方式。
因此,在給落點時,可以思考,現在這一球是下旋球還是上旋球,想要打哪一種。
- 如果打在反手:上旋球->下旋球|下旋球->空球或弱上旋
- 如果打在正手:上旋球->上旋球|下旋球->下旋球或起板變成上旋球
找到自己最擅長把握的搭配方式,例如:
- 把上旋球推到顆粒對手的反手底線,等待變成下旋球側身進攻(我比較喜歡)
- 把下旋球披長到顆粒對手的反手底線,準備銜接上旋球擺速
- 把下旋球擺短到顆粒對手的反手短(務必要沉),然後等近台扣殺
三、總結
事前準備與耐心是打贏顆粒致勝的關鍵,打顆粒時,務必要有更多耐心,對自己的手感不要太過自信,接受用與打平面不同的方式去擊球。打的越多,信心就會越來越多了!